发布日期:2024-11-07 访问量:
前言:“德科讲坛”系列讲座,由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旨在推动青年师生与知名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以拓宽学术视野,探究学术前沿,培养学术志趣,提升学术科研能力。
11月6日下午,德科讲坛第二期在信息楼四层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讲座由美国天普大学教授、中国电信云计算研究院院长吴杰担任主讲嘉宾,由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杜小勇主持,吸引众多师生参与。
(杜小勇教授主持)
(吴杰教授作专题报告)
吴杰教授作题为“如何在读研期间开展研究”的专题报告。他围绕为什么开展研究、如何高效开展研究,结合个人感受和实例分析,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谈及研究的必要性,他深刻阐述:研究不仅是知识累积与学习的过程,更是弘扬科学精神、驱动科学进步的关键。我们应追求终身学习,增强学术自觉,坚定学术理想。针对研究方法,他强调研究生应结合专业领域,明确研究目标与方向,要多读文章、多听讲座、多写文章,并着重指出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提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至关重要。
随后,吴杰教授分享了个人研究心得。针对研究产出应侧重质量还是数量,他指出质量源于数量,唯有多产,方能精出。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一,避免内卷,拒绝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拒绝低级模仿与复制;其二,追求创新;其三,培养抽象思维;其四,崇尚极简,在论文写作中,文字能表达清楚时,避免使用数学公式和符号。
接下来,吴杰教授引领我们深入两个研究实例,首例是在1999年研究如何避免无线通信中的广播风暴的问题,次例是研究“电车充电”的相关问题。借由这两个项目,他生动地阐述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吴杰教授向我们揭示,研究亦可成为乐事。他举例说,在欣赏《最后的晚餐》这幅名画时,他意外发现了里面存在的斐波那契数列,并据此展开了深入研究。此外,他还对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座位排序”问题进行了细致探究,鼓励我们亦能投身于这些饶有趣味的研究之中。
在讲座尾声,吴杰教授语重心长地指出,虽然一个卓越的研究生涯可以引领我们走向成功,但成功并不等同于幸福。他援引ACM的相关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往往是影响幸福感的关键因素。为此,他特别推荐了林语堂先生的著作《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愿我们能从其中汲取生活的智慧。
互动环节中,吴杰教授为师生们答疑解惑,现场气氛热烈。
随着讲座的圆满落幕,与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吴杰教授的分享不仅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也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基础。未来,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将继续邀请更多专家学者,为师生们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