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16 访问量:
10月15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小米大模型联合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关村校区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科学技术发展部副部长刘宇,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安志伟,副院长卢卫、张孝,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杜小勇,国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执行主任陈跃国及相关师生代表;小米集团产业标准研究部总经理周珏嘉,技术委技术合作总监陈虹雨、高级经理张娅婧等出席活动。揭牌仪式由杜小勇主持。
郑水泉表示,人工智能特别是大模型技术正深刻重塑科技与社会格局,中国人民大学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此次与小米共建联合重点实验室,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推动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聚焦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推动自主可控的大模型核心技术研发,探索安全、可持续、可落地的AI发展路径,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人大智慧”与“中国方案”。
周珏嘉介绍了小米集团的发展情况。他表示,小米始终坚持技术为本,长期投入前沿技术研发,已在AI、操作系统、芯片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此次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联合重点实验室,是小米与高校深度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小米将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与人大携手推动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促进学术成果向产业转化,实现“双向奔赴”,共同探索科技创新的“长期主义”。
郑水泉、周珏嘉共同为联合重点实验室揭牌。
郑水泉为联合重点实验室技术委员会主任颁发聘书。
周珏嘉、卢卫为联合重点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卢卫表示,联合重点实验室将聚焦于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科研方面,已启动多模态大模型与代码大模型两大前沿方向,力争打造世界级自研模型体系。人才培养方面,将与小米共建高水平实训体系,提供企业级算力资源与高质量实习平台,助力学生从“学习者”跃升为“创造者”。联合重点实验室将深度融合高校的学术优势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大模型自主创新和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陈虹雨表示,小米将以联合重点实验室为枢纽,把产业真实需求对接到高校,与人大共建梯队化人才培养体系,让青年教师和本硕博学生深度参与真实研发,把企业场景转化为教学与科研现场,实现“难题共研、人才共育、成果共享”,为大模型和智能终端协同创新提供持续动能。
杜小勇总结道,联合重点实验室是人大与小米响应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共同行动,也是信息学院及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打破学科壁垒、重塑科研方向的重要支点。未来将依托双方深度合作,构建“青年教师—硕博—本科”梯队,有组织地培养创新人才,加快形成大模型领域的攻关能力,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提供支撑。
中国人民大学与小米携手共建大模型联合重点实验室,既是高校学术积淀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耦合,更是校企协同攻关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的落地典范。未来,双方将持续深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与高水平人才共育,为服务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打造全球科技竞争新优势贡献更强的“人大智慧”与“小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