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4-18 访问量: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等部署,国家数据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推动设立了“数据市场制度设计与关键技术”宏观调控专项项目。本专项共立项课题13个,其中管理学部立项课题7个,信息学部立项课题6个。中国人民大学杜小勇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郭嘉丰研究员、清华大学戎珂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孙毅教授、上海财经大学赵琳教授5个项目团队共同组织“数据空间关键技术与制度创新系列研讨会”。
4月14日上午9点,由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数据空间关键技术与制度创新系列研讨会:数据空间基础设施专题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为系列研讨会的首场活动,聚焦可信数据空间基础设施架构与技术路径,邀请3位领域专家做专题报告,来自学术界及产业界30余位代表参会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杜小勇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可信数据空间基础设施是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的重要支撑。
南开大学刘哲理教授以“有关可信数据空间的一点认识”为题,探讨相关法规对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系统分析技术现状和典型方案,指出当前数据交易流通技术体系不完备的核心痛点,并重点阐述“数据胶囊”技术方案,通过密文封装与策略嵌入实现敏感数据受控使用。
北京交通大学陶耀东教授做了“可信数据空间助推工业数据互联应用”的报告,围绕工业数据互联应用,结合家纺行业图纸流通、工业互联网平台多方模型训练等案例,阐述可信数据空间在产业场景的落地路径及关键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范举教授报告了“数据空间高效安全流通基础设施架构与优化方法初探”,提出“数据网络-数据管理-数据治理”三层研究框架,解析基础设施在高效性、安全性及可持续性优化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分享项目团队在医疗、联邦数据库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在专题研讨环节,中国科学院计算所郭嘉丰研究员、清华大学戎珂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孙毅教授、上海财经大学赵琳教授等参会专家围绕数据空间基础设施的服务对象、核心特征及技术体系最小必要能力集展开深度探讨。
论坛闭幕环节,杜小勇教授感谢所有参会专家的精彩发言和思想碰撞,指出需要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政策完善,为数据空间关键技术与制度创新贡献智慧与力量。本次数据空间基础设施专题论坛圆满落幕。